榆林學院

搜索

以赤誠之心 為人民立傳 為時代謳歌

紀念路遙逝世30周年全國學術研討會暨《不平凡的世界》叢書研討會在榆召開

日期:2022年11月07日 09:21 作者:蘇曉暹 審核:尚瑩 來源:文學院 編輯:張元春 閱讀次數: 背景顏色:

11月5日至6日,“紀念路遙逝世30周年全國學術研討會暨《不平凡的世界》叢書研討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榆林學院召開。

榆林市政協主席曾德超,榆林學院院長許云華,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惠德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李建軍研究員,榆林傳媒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韓萬勝,榆林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雷晴初,清澗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曹晨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榆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劉斌主持。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等高校的60余名專家學者與會,共話路遙為人民立傳、為時代謳歌的創作道路,深入挖掘路遙精神及其作品的時代價值。

曾德超在致辭中表示,深切緬懷路遙先生,就是要始終堅持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牢牢把握時代精神、堅持創作文藝精品。希望研討會進一步推進有關路遙和榆林地域文化的理論研究,力爭推出更多更具時代性、有份量的研究成果,為榆林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許云華介紹,榆林學院是一所不平凡的大學,多年來扎根榆林、研究榆林、貢獻榆林、服務榆林,在傳承路遙精神、推動路遙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豐碩研究成果。榆林學院將以本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路遙研究、教學、校園主題文化等活動充分開展。

李建軍為大會作主題發言。他認為,路遙是一位高度自覺的作家,藝術修養和文學修養受到十九世紀世界文學、尤其是俄羅斯古典文學,及二十世紀蘇俄文學的深刻影響,其文學氣質是他自我啟蒙和自我培養的結果。路遙的文學創作實現了兩個超越,既擺脫了“憎恨”情結,實現了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超越,又拒絕新舊“高大全”,實現了對中國當代文學的超越。路遙的“人生現實主義”,是一種更加真實和親切的現實主義,也是一種充分人道主義化的現實主義。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發來賀信,他在信中說,作為作家的路遙,是當代文學創作中的樣板與標桿。上海戲劇學院楊揚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程光煒教授,復旦大學郜元寶教授,北京師范大學趙勇教授,陜西師范大學李繼凱教授,西北大學谷鵬飛教授,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陜西師范大學李震教授,陜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李國平教授等30余位專家學者發言,在熱烈的對話中充分交流路遙研究的累累碩果。

會議圍繞《不平凡的世界》叢書展開熱烈討論,研討會認為,叢書表達了各界對路遙等投身改革的時代先行者的崇敬與景仰,弘揚了陜西優良的文學傳統,為建構陜西文學精神譜系、重申文學現實主義正途及時代使命做出重要貢獻。

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將赴路遙紀念館、路遙書苑、路遙故居等地進行學術調研。

上一條我校舉辦第一期青年教師發展沙龍
下一條我校參加陜西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單位評估會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欧美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