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學院

搜索

2023年陜西省青年雙鏈融合論壇暨簽約儀式在我校舉行

日期:2023年11月05日 10:15 作者:萬增利 審核:高平強 來源:科研處 編輯:徐慧玲 閱讀次數: 背景顏色:

11月4日,由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陜西省委員會主辦,我校和陜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榆林市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榆林市委員會承辦的2023年陜西省青年雙鏈融合論壇暨簽約儀式在我校圖書館二樓報告廳舉行。這次論壇是第二屆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的最后一場活動。論壇組織院士專家、青年學者圍題繞“生態建設中的青年擔當”主題,開展主題報告、高端對話和現場調研交流,旨在助推青年人才快速成長,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服務陜西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省科協主席蔣莊德出席論壇并參加高端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學王雙明教授作主題報告。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出席論壇并講話,我校黨委書記張新柱出席論壇。我校校長許云華,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勇和團省委副書記劉洋分別致辭。我校副校長張曉,省青企協副會長、中恒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鵬輝,省高促會秘書長李新海,歐洲科學院院士、省青科協秘書長、西北工業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書記王震,陜西金控資產管理公司、陜西義禧投資管理公司首席顧問丁峰,西安華浦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總裁張玫等出席論壇。論壇開幕式由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呂建軍主持。

論壇現場

李豫琦在講話中表示,省科協作為省委省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和紐帶,始終高度重視青年人才的發現培養舉薦和成果轉化工作。他指出,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是創新驅動與核心技術突破的關鍵,更是搶占未來科技制高點的主力軍,舉辦本次陜西省青年雙鏈融合論壇暨簽約儀式,旨在推動青年科學家、企業家與投資專家的交流與合作,充分釋放青年人才的創新創造潛力,為榆林生態建設與生態修復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服務。他提出,省科協將持續深化與團省委、省青科協以及高校和地方的合作,努力把青年雙鏈論壇打造成一個培養青年人才、促進雙鏈融合、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品牌活動。他希望,全省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珍惜此次論壇提供有利契機,各抒己見、深入切磋,廣泛交流、對接合作,共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陜西篇章書寫青春華章。

省科協黨組書記李豫琦講話

許云華代表學校對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和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出席本次論壇表示熱烈歡迎。他全面介紹了榆林學院的百年發展成就,現階段高質量、動車式和跨越式發展的新舉措,以及學校建設一流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宏偉目標。他指出,榆林學院安生立命在榆林,榆林市委市政府真心實意,真金白銀支持榆林學院發展,榆林學院與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合作已成為地方高校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典范。本次論壇以“生態建設中的青年擔當”為主題,是省科協和團省委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具體舉措,是全省科技工作者為榆林生態高質量發展的一次把脈問診。他指出,高校想要高質量發展,就要把人才強校作為第一戰略,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把人才優勢作為第一優勢,要圍繞用好人才謀篇布局、謀劃發展。他希望,與會的各位專家學者持續助力榆林市高質量發展,繼續關心和支持榆林學院各項事業發展,讓更多智力成果在黃土高原匯集,在毛烏素沙地生根、在黃河流域結果。

我校校長許云華致辭

趙勇在致辭中全面介紹了榆林在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省委賦予榆林的“勇挑大梁、勇開新局”新使命方面的具體舉措和取得的實效。他希望與會學者能夠繼續支持和幫助榆林不斷提升科技支撐力和自主創新力,多提針對性、建設性和前瞻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榆林跳出“資源陷阱”,把更多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引入榆林,推動新技術、新成果在榆林轉化落地,為榆林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和活力。

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勇致辭

劉洋在致辭中指出,團省委與省科協通力合作,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廣大青年學者架起了溝通交流的橋梁,積極引導廣大青年學者厚植愛國情懷,增強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把廣大青年學者強烈的愛國之志轉化為了科技報國的實際行動。他希望,青年科學家能夠主動擔當作為,釋放青年科學家創新活力,踴躍投身國家能源示范區和現代農業先行示范區建設,支撐榆林高質量發展,在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共青團陜西省委副書記劉洋致辭

在蔣莊德、李豫琦、張新柱和許云華的見證下,呂建軍和張曉共同簽訂了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榆林學院戰略合作協議。

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與榆林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會上,還舉行了陜西省青年科學家科技服務工作站揭牌儀式,王震和張曉共同為陜西省青年科學家科技服務工作站揭牌。

陜西省青年科學家科技服務工作站揭牌儀式

呂建軍指出,這次論壇是第二屆陜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的最后一場活動,也是省科協服務秦創原平臺建設、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更是省科協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習近平總書記歷次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的生動實踐。他希望與會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與企業家、投融資專家深入交流,加深合作,不斷提高學術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水平,切實擔負起建設科技強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光榮使命。

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呂建軍主持開幕式

主論壇主旨報告環節中,王雙明院士作線下報告《雙碳目標與主體能源變化》,介紹了雙碳目標下主體能源變化特點,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同時對化石能源及非化石能源的前景做了宏觀的分析,給出富油煤應用前景的展望,從而達到“雙碳”戰略目標的實現。

王雙明院士作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二級教授,水循環與碳中和技術研究院院長金鵬康作線下報告《尾礦水中有價金屬的核晶造粒資源回收及大宗固廢荒漠化治理》,介紹了水中有價金屬的核晶造?;厥占夹g和能源固廢-生物質固廢耦合荒漠化治理與資源化技術,并結合實施案例進項了效益分析。

金鵬康教授作報告

西安理工大學教授黃生志作線下報告《中國農業干旱時空演變及其對氣象干旱的反饋》,介紹了中國農業干旱時空演變特征及驅動機制,厘清了變化環境下降水-土壤濕度互饋關系及其動態演變規律,量化了農業干旱對氣象干旱的反饋及轉換閾值,為我國干旱精準防御提供了科技支撐。

黃生志教授作報告

主論壇高端對話環節中,蔣莊德、王寧、朱銘強、丁峰、張玫、袁軍平等院士、專家圍繞雙鏈融合下如何培養、如何激勵、如何投資青年科技人才展開高端對話。專家們提出,要充分發揮科協和學會的作用,促進高校與企業的合作,讓更多矢志創新敢闖敢拼的青年人才青年團隊涌現出來,讓更多原創性前景好的硬核科技成果轉化落地,推動形成青年科技人才在雙鏈融合的各個領域各個場景中釋放活力、建功立業的生動局面。

高端對話現場

會后,李豫琦在我校黨委書記張新柱和榆林市科協黨組書記許銳的陪同下參觀了我校校史館。李豫琦對我校百年輝煌的辦學歷史深感震撼,用“留住了人才,激活了干部”高度贊許我校近年來一系列改革所取得的驕人成績。李豫琦表示,隨著省青科協在榆林學院建立青年科學家科技服務工作站和省科協與榆林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我們將充分發揮科協網絡和人才資源優勢,助力榆林學院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更名大學工作再開新局、再上臺階。

參觀我校校史館

下午,三個調研活動同步進行。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和我校的專家學者分別前往小紀汗林場、神延西灣煤礦和米脂縣高西溝開展實地調研,為榆林推進生態治理和鄉村振興建設工程建言獻策。

省科協相關部門負責人、榆林市科協負責人、省級學會、榆林學院相關部門負責人、榆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科室負責人、榆林學院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和研究生代表等共200余人參加論壇。

上一條【學術報告】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蔣忠誠院士應邀來我校作學術交流
下一條【學術報告】我校邀請延安大學劉芳芳博士作《平凡的世界》導讀專題講座

微博矩陣

微信矩陣

移動版

欧美国产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