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實施背景及特點
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傳承和創新發展,2021年9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考察時指出“綏德是黃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孕育發展了優秀民間藝術,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對延續歷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蓖瑫r又強調“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p>
《陜北秧歌劇目編創人才培養》項目通過開展陜北秧歌劇目編創人才培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振興戰略;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創作型青年人才隊伍,努力提升陜北秧歌舞蹈作品的原創性、藝術性和制作水平,著力創作精品,助力文化強國戰略,振興鄉村文化,不斷增強陜北秧歌藝術的影響力、輻射力。
二、培訓項目簡介
榆林學院從綏德師范走來,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23年。綏德師范是播種西北革命火種的地方,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培養了2萬余名杰出人才,3位校友成為副國級領導,60多位校友成為新中國黨政軍高級干部,8位校友擔任過中共陜西省委書記,70多位校友為中國革命英勇獻身,這里為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發展做出了特殊而重大的貢獻。毛主席曾親筆為綏師同學題詞“奮斗”,習仲勛為綏師題詞“革命英才的搖籃”,校友齊心曾為學校題詞“西北革命策源地”。學?,F有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陜北秧歌傳承基地、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等藝術科研機構,2022年9月陜北秧歌傳承創新團隊獲批陜西高校青年創新團隊,本項目也是為了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校園紅色文化。
本項目依托榆林學院在人文社科建設、藝術實踐及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邀請中國舞蹈家協會、北京舞蹈學院、上海戲劇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等國內外一流的舞蹈理論家,由高度、夏廣興、劉煉等編導名師組成高水平教學團隊。主要采用課堂教學與實踐采風結合、集中培養與自主研修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最終進行創作和表演成果的匯報演出,推出一臺編創成果的精品晚會。
三、國家藝術基金簡介
經國務院批準,國家藝術基金(英文名稱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英文縮寫為CNAF)于2013年12月正式成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培養藝術人才,打造和推廣精品力作,推進藝術事業健康發展的公益性基金。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主要來自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同時依法接受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國家藝術基金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藝術規律,鼓勵探索與創新,倡導誠信與包容,堅持“面向社會、公開透明、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
四、項目培訓安排
(一)培訓時間
根據《國家藝術基金申報指南》和《項目資助協議書》的相關規定,培訓周期為2023年7月30日至2023年11月30日,培訓總時長共118天,其中,集中授課68天,采風研創30天。具體培訓時間安排為:
報到日期:
2023年7月30日
開班儀式:
2023年7月31日
集中培訓開始時間 |
集中培訓結束時間 |
培訓時長(天) |
|
第一階段 集中培訓 |
2023-08-01 |
2023-08-15 |
15 |
第二階段 采風階段 |
2023-08-16 |
2023-08-25 |
10 |
第三階段 研創階段 |
2023-08-26 |
2023-09-14 |
20 |
第四階段 集中培訓 |
2023-11-08 |
2023-11-23 |
16 |
第五階段 匯報演出與研討會: |
2023-11-24 |
2023-11-30 |
7 |
(二)項目實施地點
1、集中授課地點:榆林學院陜北秧歌傳承基地
2、采風調研地點:陜西榆林、延安地區及陜北秧歌的播布區
3、學術研討地點:榆林學院陜北秧歌傳承基地
(三)課程設置
陜北秧歌劇目編創課程設置分為四個板塊:編導理論教學、編導素材教學、編創實踐教學以及田野采風教學。培養過程中組織安排經典劇目觀摩、文化實地考察、青年編導論壇,個人作品發表,小組指導、分組討論等多元教學體驗,重視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應用與研究能力雙提升的方式,最終培養出具有陜北秧歌劇目編創、表演、教學、研究的綜合型創新人才。
主要課程:《舞蹈創作的困境與突破》《秧歌舞素材編舞技法》《舞蹈語言結構》《陜北秧歌發展歷程》《漢族民間舞蹈觀念流變》《秧歌舞道具編舞》《陜北秧歌經典作品賞析》《陜西舞蹈發展綜述》《陜西元素在舞蹈創編中的影響研究》等。
(四)師資力量
1、項目負責人:康偉(榆林學院副校長)
2、師資團隊:根據國家藝術基金授課師資要求,此次人才培養項目除承辦方榆林學院骨干教師外,特聘請國內藝術領域知名教授、編導、學者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組成的授課教師團隊。
(1)北京舞蹈理論專家有:
羅斌(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研究員)
夏小虎(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成員、秘書長、二級編導)
柳斌(中國舞蹈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
張萍(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舞蹈家協會《舞蹈》雜志執行副主編)
雷娟(中國文聯舞蹈藝術中心綜合處處長、北京舞協理事)
(2)北京編導專家有(按姓氏筆畫排序):
沙呷阿依(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
張蓀(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李卿(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博士)
周萍(北京舞蹈學院民間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武巍峰(首都師范大學舞蹈系教授、副主任)
高度(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教授)
夏廣興(中國歌劇舞劇院舞劇創作藝術指導、創作室副主任)
黃奕華(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黨總支書記)
謝飛(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博士)
(3)省外理論專家有:
歐陽黔森(貴州省文聯主席、貴州省作家協會主席、一級編劇、二級教授)
龐玉瑛(寧夏舞蹈家協會名譽主席、社科研究員)
(4)省外編導專家有:
劉煉(東北師范大學教授)
趙霖(太原師范學院舞蹈系主任、教授)
張麟(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黨總支書記兼副院長、教授)
張芳(隴東學院教育學院副院長、副教授)
衛艷蕾(太原師范學院科研部副部長,教授,國家一級導演)
(5)省內舞蹈理論專家有(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宏(陜西省舞蹈家協會主席)
劉斌(中共榆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呂政軒(榆林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榆林學院教授)
黨允彤(陜西師范大學副教授)
康偉(榆林學院副校長、三級教授、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陜北秧歌傳承基地負責人)
雷娟娟(榆林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榆林學院教授)
(6)省內編導專家有(按姓氏筆畫排序):
陳永龍(延安市文聯副主席、延安市舞蹈家協會主席)
張有萬(榆林市民間藝術研究院、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賀世成(榆林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省級非遺傳承人、副研究館員)
高莎(西安音樂學院舞蹈學院教授)
高旭來(榆林市民間藝術研究院、榆林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一級演員)
韓曉勇(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
曹閏茗(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舞蹈協會主席)
翟紅(西安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特聘副教授)
燕小軍(榆林市民間藝術研究院院長,陜西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榆林市舞蹈家協會主席)
(五)學員管理與考核
為提高培訓的實效性,學員入選后,將針對每位學員實施跟蹤管理、階段檢查與結業評價。在培訓中學員發生下列任一情況者,終止其培養計劃:
1.嚴重違反國家法律和培訓有關的規章制度的;
2.在學習中給培訓造成不良影響和重大經濟損失的;
3.在學習、創作實踐中,弄虛作假或剽竊他人成果的;
4.出勤率低于培訓周期90%的。
培訓結束后,依據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項目相關管理辦法為符合項目培訓標準的學員發放結業證書。
五、項目培訓對象
(一)培訓對象遴選
本培訓項目面向全國招生,通過評選擇優錄取學員30名。入選學員的年齡原則上為45歲以下,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為人正派;已經取得一定成就的在職青年藝術人才。同時,學員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其中的一條(滿足以下一條即可報名):
1.在本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或承擔省級以上研究課題且成果較為突出的;
2.取得本專業副高級(含副高級)以上職稱的;
3.取得與本專業相關碩士研究生學歷或連續從事本行業工作滿十年以上,且有較大發展潛力的。
(二)招生范圍
全國各大藝術院團青年舞蹈人才、全國各大高校從事舞蹈專業的教師、全國各基層文化單位(公司)的中青年舞蹈專業人才。
(三)其他條件
未參加過國家藝術基金同類項目,能保證集中培訓期間脫產學習(由所在單位在報名表上蓋章確認)。凡是具備上述條件的,通過個人申請或單位推薦,均可申報。
(四)錄取方式
1.報名截止后,項目組將組織專家按照國家藝術基金相關規定進行評選,擇優錄取。入選學員將通過電話、郵件通知錄取人員,同時錄取結果將公布于榆林學院官方網站。
2.錄取時間:2023年7月上旬(具體時間見屆時網頁及書面通知)。
六、報名事項
(一)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3年6月30日
(二)報名方式
1.登錄榆林學院官網下載報名信息表,嚴格按要求如實填寫表格內容。
2.報名材料:
①學員報名表
②身份證復印件
③符合報名條件的相關支撐材料(最高學歷、職稱證書、獲獎證書、研究課題、工作證明等復印件)
④單位開具的脫產證明并加蓋公章
⑤本人編創或參演舞蹈作品的相關視頻資料
⑥提交一份陜北秧歌作品創意構思文本。
3.寄送方式:
A.電子版報名材料:初審一律采用電子版進行報名,請使用正式掃描件(非手機拍照),打包壓縮后以附件形式發送至報名郵箱15823836@qq.com,文件名稱為“單位+姓名”。
B.紙質版報名材料:正式錄取人員需在6月25日報到時現場遞交紙質版報名材料(一式兩份)用于備案,錄取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兩份,近期正面免冠白底證件照6張(照片背面簽名),舞蹈作品視頻獲獎資料用U盤提交。
(三)報到方式
報到時間:
2023年7月30日(9:00—12:00 14:00—17:00)
報到地點:榆林學院陜北秧歌傳承基地
七、其他有關要求和注意事項
(一)培訓費用
本項目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參加培訓學員在培訓期間的往返交通費、培訓期間的食宿、學習費用均由項目主體承擔。關于交通費報銷請參見附件《學員往返交通費報銷說明》。
(二)聯系方式
報名工作聯系人及咨詢方式:
雷老師:15891259993
單位:榆林學院
地址: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崇文路與文化路十字榆林學院陜北秧歌傳承基地
郵編:719000
(三)注意事項
1、為方便學習交流,請學員自備練功服裝、筆記本電腦、照相設備等學習用具。
2、我校將與錄取學員簽訂培訓協議,開班后,因個人原因不能完成全程學習者,應退回國家藝術基金資助的費用。
3、每位學員應保證所提交的證明材料真實有效,若有弄虛作假行為將取消錄取資格,并追究其相關責任。
4、雙方本著誠信的原則,凡參加本項目培訓的學員,均視為已確認并遵守招生簡章的各項規定。學員在培訓期間的管理嚴格按照榆林學院有關管理制度執行。項目主體單位對培訓成果作品有錄像、出版及宣傳權。本簡章最終解釋權歸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藝術人才培訓資助項目《陜北秧歌劇目編創人才培養》主體榆林學院所有。
附件【《陜北秧歌劇目編創人才培養》招生簡章附件.docx】已下載次
上一條:榆林學院2018年-2022年發行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公示
下一條:誠邀海內外英才參加陜西省第五屆“絲綢之路青年學者論壇”榆林分論壇(榆林市第五屆榆溪學者論壇)